您好,欢迎您来河南大都市!
河南大都市

肚子里的“心跳”竟是致命危机?介入专家巧解高龄难题

来源:阅读:-2025-11-17 11:19:20
分享:

85岁的齐老太太(化名)

近几年来总感觉肚子里

有个“会跳的硬块”

因为不痛不痒就没放在心上

直到近日腹部隐隐作痛

她才到医院检查

这一查

竟然发现她的腹中

藏着一个巨大的“瘤子”

更令人惊奇的是

这个瘤子的形状十分特别

像一串“糖葫芦”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血管“老化”藏凶险

此瘤非癌更致命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齐老太太肚子里的不是恶性肿瘤,而是名为“腹主动脉瘤”的“不定时炸弹”。腹主动脉,是人体最粗的一根动脉,负责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输送到下半身。随着年龄增长、血压波动、血管硬化或感染等因素影响,血管壁会像饱经风霜的皮肤一样,逐渐失去弹性,变得松弛。在血流的持续冲击下,某一段血管就会像吹气球一样慢慢膨出,形成“动脉瘤”。

虽然它不是恶性肿瘤,不会转移,但一旦破裂,出血迅猛,死亡率非常高,因此被称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瘤似“糖葫芦”

介入微创精准固

通过增强CT检查,医生发现老人腹主动脉瘤形态非常特殊——呈串珠状,如同“糖葫芦”。这种形态给治疗带来了挑战:瘤颈扭曲、锚定区短、血管直径落差大,如果使用传统外科手术,需要开腹置换人工血管,对高龄患者来说,创伤大、恢复慢、风险高。

幸运的是,如今的介入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微创“拆弹”。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主任牛焕章带领团队决定为老人实施微创介入手术。

手术仅通过股动脉的一个小切口,将带膜的支架精准送入腹主动脉。支架如同一个“内置管道”,让血液从其中通过,隔绝瘤腔,从而避免瘤体进一步扩大或破裂。

但因瘤颈扭曲,前两个“葫芦”难以完全封严,手术团队灵机一动,在第一个“葫芦”内的支架外侧填入了弹簧圈和纤维蛋白黏合剂,完成了“钢筋水泥式”的加固。术后造影显示,瘤体被封堵严密,血流恢复正常,“炸弹”被成功拆除。

介入治疗

高龄患者的“生命通道”

牛焕章提醒,腹主动脉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群。当男性的瘤体直径超过5厘米,女性超过4.5厘米,或即使瘤体不大但存在破裂风险时,应及时治疗。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介入治疗特别适合高龄、体质弱、合并症多的患者。即便瘤体形态复杂,通过个性化的支架置入与辅助栓塞技术,也能实现令人满意的治疗。

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过去只能“开大刀”的血管疾病,如今可以通过一个微创切口迎刃而解。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拓宽了治疗的年龄与体质限制,真正实现了“以小创口,治大病”的现代医疗理念。

专家名片

牛焕章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主任

坐诊时间:

景华院区:周三上午

开元院区:周二上午

擅长:各种恶性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的综合微创介入诊疗(肿瘤局部灌注化疗栓塞,射频、微波、冷冻消融,125碘粒子植入等);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布加综合征、糖尿病足、内脏动脉瘤等血管疾病微创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癌等妇科疾病的介入治疗。

(谢雅敏 梁靓 张静)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
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XML地图 TXT
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henand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