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河南大都市!
河南大都市

“心头大患”竟是“定时炸弹”医院4次化解致命危机

来源:阅读:-2025-11-03 15:19:40
分享:

它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虽为良性,却比恶性肿瘤还凶险;它是一场高难的手术,需要在“停跳”的心脏里精准操作。面对被称为“心脏定时炸弹”的心脏粘液瘤,近期,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连续成功化解4次致命危机,凭借的不仅是过硬技术,更是一整套“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策略。

“心头之患”不可小觑

心脏肿瘤,对大多数人来说十分陌生。它虽然大多为原发性良性肿瘤,但其危险程度却丝毫不亚于恶性肿瘤,被称为“心脏中的隐形杀手”。

据科室学科带头人、特聘专家王胜洵介绍,心脏粘液瘤主要有三大致命风险:一是随着心跳摆动,可能堵塞心脏瓣膜,引发猝死或心力衰竭;二是肿瘤组织脆弱易脱落,碎片随血流漂到大脑、四肢或内脏,可能导致脑卒中或器官坏死;三是它会引发类似免疫系统疾病的全身反应,如发热、贫血等,非常容易被误诊。

“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王胜洵形容道。

4台手术,1个目标:完整拆除

此次接受手术的4名患者情况各异,病情复杂。

其中一名53岁的女性患者,因间断胸闷、乏力就医,检查发现左心房内藏有一个5.2×3.4厘米的粘液瘤,同时还伴有心脏瓣膜反流、肺动脉高压和胸腔积液,加上本身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手术风险较高。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王胜洵团队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启动多学科会诊。手术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相当于让“人工心肺机”暂时接管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让心脏“停跳”,为医生创造一个无血、安静的手术视野。

手术中,王胜洵带领团队打开心脏,小心翼翼地避开重要结构,沿着肿瘤的根部将其连同附着的一部分心内膜组织完整切除,确保“拆弹”彻底,不留后患。随后,用生物补片精细修补心脏缺损,恢复其正常结构。整台手术历时3小时,“心脏炸弹”被成功拆除。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平安出院。

协同作战,加速康复

心脏手术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需要“拆弹部队”精密配合的协同作战。

在王胜洵的带领下,团队秉承“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的现代外科理念,他们会根据肿瘤位置优先选择胸骨旁小切口等微创入路,替代传统的全长劈胸骨,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也更符合患者对美观的需求。

此外,麻醉团队、体外循环团队、重症监护团队及康复护理团队全程护航,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生命支持网络。从术前评估、术中护航到术后康复,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每一名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不明原因晕厥、中风需警惕“心病”

王胜洵提醒,心脏肿瘤虽然罕见,但绝非不存在。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突发晕厥、呼吸困难、脑卒中(尤其是年轻人),或者无法解释的心力衰竭,应警惕心脏肿瘤的可能性,及时到医院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

“一旦确诊,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建议抓紧时间,不要拖延。”王胜洵强调,“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心脏粘液瘤可以通过手术根治,患者术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此次4台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心脏大血管外科领域,特别是复杂心脏肿瘤的综合诊疗方面,已具备了先进的技术水平与团队协作能力。未来,这支“心尖上的舞者”团队将继续用技术与关怀,为更多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专家名片

王胜洵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坐诊时间:

开元院区:周一上午

景华院区:周二上午

擅长: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室壁瘤切除术,心脏瓣膜病成形或置换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大血管手术,微创介入多瓣膜植入手术、TAVI、TMVI、TTVI、TPVI,肥厚型心肌病手术,心衰人工心脏LVAD,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微创胸腔镜心脏手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及其他介入手术,外科房颤消融手术等。

(谢雅敏 梁靓 张静)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
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XML地图 TXT
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henand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