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医生,谢谢你们救了孩子!”近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琴琴(化名)的父母紧紧握住医生的手,眼含热泪,久久说不出话来。他们5岁的女儿,顺利完成了一场高风险的心脏微创手术。幼小的心脏得到完整修补,孩子迎来了崭新的未来。
两年前,琴琴因为反复咳嗽发烧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患有房间隔缺损,也就是心脏上破了一个“洞”,当时缺损宽约11毫米。不仅如此,她还伴有瓣膜关闭不全和肺动脉血流过快的问题。由于年龄太小,当时医生建议定期观察,没有进行手术治疗。
可随着时间推移,复查结果一次次牵动家人的心:去年8月,缺损仍有10毫米,心脏也开始变大;到了今年1月,缺损竟扩大到13.2毫米。每一次检查,都像一块石头压在父母的心上。
房间隔缺损,就像心脏里有一扇关不紧的“门”。对于才5岁的孩子来说,心脏只有她的小拳头那么大,血管细、组织嫩,手术既要精准补缺,又不能损伤周围结构,难度非常高。加上琴琴心脏还有其它问题,更让这场手术充满挑战。
术前,在学科带头人、特聘专家王胜洵的带领下,科室团队进行了精准评估和周密预案。由于患者年龄小、心脏结构稚嫩,团队借助多种影像手段,全面掌握缺损位置、形态及周边组织关系,提前模拟手术路径,预判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制订详细的应对策略。
手术过程中,王胜洵带领团队成员精细操作,如同完成一场“心脏内的微雕”,每一步都力求稳、准、轻。凭借稳定的手法和敏锐的判断,他们将封堵器精准定位、释放。特别是对幼小的心脏组织,操作既要有效封堵,又必须最大限度减少损伤,保障孩子心脏未来的正常发育。
最终,凭借精湛的技术、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经验,手术团队成功为琴琴补上了“心门”,打赢了这场高难度的“心脏保卫战”。
每一台高难度手术的背后,都是医者仁心的坚守。如今,琴琴恢复良好,她终于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长大,愿每个家庭都不再为“心”而忧。
专家名片
王胜洵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坐诊时间:
开元院区:周一上午
景华院区:周二上午
擅长: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室壁瘤切除术,心脏瓣膜病成形或置换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大血管手术,微创介入多瓣膜植入手术、TAVI、TMVI、TTVI、TPVI,肥厚型心肌病手术,心衰人工心脏LVAD,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微创胸腔镜心脏手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及其他介入手术,外科房颤消融手术等。
(谢雅敏 梁靓 张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