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带好随身物品,注意脚下安全。”7月19日,G2045次列车缓缓驶离郑州东站,高铁四队高厦3组党员列车长孙萌的提醒声清晰温和。这看似平常的一幕,背后是该组将“三心两意三严”融入日常乘务工作的生动实践。
以“三心”为舵,筑牢服务初心“对岗位的忠心,就是把旅客安全放在首位。”孙萌在学习会上常说。一次值乘中,共青团员乘务员郭苗淼发现一位老人面色苍白,立即用记录仪全程记录帮扶过程:引导至餐车休息、联系医护旅客、协调下车站台对接。“全程留痕不仅是规范,更是对旅客的负责。”孙萌说,这正是“用心”服务的细节体现。
面对重复的乘务流程,高厦3组用“恒心”破解倦怠。每趟乘务结束总结会上,大家都会梳理服务短板:老年旅客行动慢,就提前30分钟提醒下车;儿童旅客好动,就准备防撞贴和卡通提示卡。“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也要守住服务的初心。”列车员牛亚楠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这样的“小事”。
以“两意”为镜,校准工作航向“责任意识体现在主动担当里。”暴雨天气导致列车晚点时,高厦3组等待指令,第一时间巡视车内情况,通过对讲机实时反馈旅客需求,同时广播播报最新动态,全程保持信息透明。“让旅客知道我们在行动,焦虑就少了一半。”孙萌说。
而危机意识则让班组始终保持警醒。“客流高峰时,我们会提前预判上下车拥堵风险,增派人员在车门引导;节假日则重点关注儿童与行李安全。”列车员高琦说,每次出乘前,班组都会根据天气、客流等情况做“风险推演”,用预判化解潜在危机。
以“三严”为尺,守牢安全底线“严肃对待每一个流程,才能避免万分之一的风险。”这是高厦3组的共识。记一次值乘,乘务员赵维志在巡视时发现行李架上的行李箱有滑落风险,他当即用手扶住,通知旅客调整,并在手持机上详细标注该旅客的下车站。“严格按流程来,既保护了旅客,也守住了安全红线。”赵维志说,这样的“严谨”早已成为习惯。
如今,在高铁四队高厦3组的每一趟乘务中,“三心两意三严”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记录仪里清晰的影像、旅客满意的笑容,更是全体组员心中沉甸甸的责任。正如孙萌所说:“把标准刻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每一趟车才能跑得更稳、更暖。”(孙萌)
推荐阅读: